家屬稱公司私扣1.7萬余元 百威英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東北事業(yè)部未給直接答復
丈夫因工死在出差的路上,痛失丈夫的沈陽焦女士沉浸在痛苦中。可是,當辦完丈夫喪事,并得到相關(guān)的工傷補助后,一個意外事件讓焦女士更是心痛。
因忙于安葬等事宜,丈夫單位同事幫忙代收了親朋好友給予的23400元禮金。可是,讓焦女士感到意外的是,其中的大部分禮金用在了運送遺體和招待丈夫生前朋友住宿和餐飲上。
昨天,焦女士拿著丈夫單位領(lǐng)導發(fā)給她的溝通函來到沈陽晚報,希望沈陽晚報幫她維權(quán),討回自己應得的喪葬禮金23400元。昨天,記者多次與楊先生所在的公司取得聯(lián)系,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正面答復。
心痛 丈夫在通化因工死亡
據(jù)焦女士介紹,她和丈夫楊先生在沈陽居住,丈夫在百威英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工作。
“2014年初,他曾將自己身體稍感不適的情況告知了家人和朋友,并聯(lián)系了相關(guān)的醫(yī)院準備做檢查,但出差的任務及領(lǐng)導的未準假讓他放棄了休假,想挺過這個階段再好好修整一下,然而,那一天再也無法到來。”焦女士說。
“今年3月24日在通化出差期間,他倒在了工作崗位上。2014年8月,經(jīng)沈陽市社會養(yǎng)老和工傷保險管理局工商保險處認定為工亡。隨后,我們家屬陸續(xù)趕往事發(fā)地。”焦女士說。
心傷 喪葬禮金被公司用了
記者了解到,事發(fā)以后,楊先生的原同事、領(lǐng)導、朋友聽聞噩耗,從四面八方紛紛趕到通化市,并對楊曉輝的家屬表示了慰問,積極募捐喪葬禮金。
據(jù)焦女士介紹說:“鑒于當時家屬忙于喪葬事宜,禮金及禮單由楊先生的同事代為收管并保留明細。”
由焦女士提供的溝通函顯示:“公司方面共收到員工及其他人員自發(fā)給付的楊喪葬禮金23400元,其中支出17780元,剩余5620元。” 上面還蓋有“百威英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公章。
上面的內(nèi)容還顯示,“17780元,包括運送尸體費用、招待老同事、經(jīng)銷商的費用,還有運送楊先生家屬的車費。”
關(guān)于這樣的做法,焦女士異常的憤怒,“公司擅自扣留了我丈夫同事、朋友的喪葬禮金,家屬在失去親人時已傷心欲絕,公司的這一作法更讓家屬無法忍受,所以要給我5620元,我也沒要,公司應該給我23400元。”
采訪 公司方面沒有給記者直接回答
昨天上午,記者聯(lián)系了位于沈陽的百威英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東北事業(yè)部人事總監(jiān)張女士。當記者剛說明采訪內(nèi)容時,張女士說:“一會兒我用座機和記者聯(lián)系。”十幾分鐘后,張女士與記者溝通時說:“公司有制度,我們會有專人應對記者采訪。”
一直等到下午3點左右,記者接到了一個來自吉林的女士電話。該女士稱:“我是集團公司的工作人員,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溝通。”
記者問她:“楊先生死后,他的朋友、同事等人送去了喪葬禮金23400元,其中有17780元,公司使用了。公司為什么要用這筆錢。喪葬禮金應該給付死者家屬,為何沒有給家屬?”
該女士說:“我們會以書面形式給記者答復。”
下午4點,記者收到了該女士發(fā)給記者的簡短的書面答復。“對于員工遭遇的不幸,我們深表同情和哀悼。我司員工代收了各方面捐贈的喪葬禮金,我司已通知接收禮金的員工,按照家屬要求,將禮金明細列出,并將禮金給付到遺產(chǎn)繼承人一致認定的接收人。”
隨后,記者再次電話聯(lián)系該女士,詢問“記者想了解到的是,公司為何將給死者家屬的錢花在了別處,沒有給死者家屬。”
該女士在電話中說:“我們已經(jīng)給您書面答復了。”
律師說法 動用死者喪葬禮金說不過去
遼寧三則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于元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喪葬禮金是給死者家屬的,是一種禮尚往來的行為。員工是因為工傷死亡,一切費用應由員工所在的公司承擔。公司用付給死者的喪葬禮金來做和喪葬有關(guān)的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沒有法律依據(jù),如果公司覺得員工欠公司的錢可以另行起訴,不能把這筆錢做抵扣。公司必須將喪葬禮金23400元全部返給死者的家屬。公司的行為既違法又違反人情。”
焦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公司不將這筆喪葬禮金全部返還給我們家屬,我們家屬將采取法律手段解決。”
本報將繼續(xù)關(guān)注此事。(沈陽晚報、沈陽網(wǎng)主任記者 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