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話劇《好支書彭云》有感
3月28號下午,由市委組織部、山陰縣委縣政府共同組織(擴大)學習活動,集體在朔州市文化藝術中心觀看話劇《好支書彭云》,向觀眾展示了優(yōu)秀共產黨員彭云的感人事跡。這是講述一個山村支書22年如一日平凡而偉大的動人故事,是一篇“把山村當自家,視鄉(xiāng)親如親人”的感人華章。該話劇由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委組織部、山陰縣委、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出品,著名編劇、導演王鵬博先生擔任編導,由北京一九九八國際青年藝術劇團排演、制作。該話劇以山陰縣下喇叭鄉(xiāng)口子梁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省“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彭云為原型,真實再現(xiàn)了他扎根山村、服務群眾平凡而感人的事跡,熱情謳歌了彭云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樹立了當代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光輝形象。
彭云同志是山陰縣下喇叭鄉(xiāng)口子梁村人,曾擔任團支部書記、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主任,20多年來,他帶領全村脫貧致富大力改變了鄉(xiāng)村貧困的面貌,彭云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在村里水資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為村民送水,照顧村里的孤寡老人,最終倒在送水路上,特別是在他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懈為群眾排憂解難,贏得了相親們的尊敬和愛戴。彭云同志一生忠于黨的事業(yè),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利益。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黨員親民愛民、為民惠民的公仆精神,踏踏實實、忠于職守的敬業(yè)精神,勇于擔當、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他沒有給家里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卻給口子梁村、下喇叭鄉(xiāng)、山陰縣乃至整個社會留下一筆極其豐富的精神財富,這也正是物欲橫流社會上所最缺少的難能可貴的崇高精神。他是黨的先進性在基層的忠實踐行者,是千千萬萬個基層干部中的典型代表。
當天下午,文化藝術中心座無虛席。整個話劇共六幕,用六個時間段,從彭云被任命為村黨支部書記,到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的22年里,從村里打井引水、挨家挨戶送水、供養(yǎng)孤寡老人、分發(fā)救濟糧款到全票當選,一個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基層共產黨員形象躍然臺上。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一句句樸實的話語,引起觀眾強烈共鳴,全場響起陣陣掌聲。
彭云同志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是當代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是山西人民的驕傲,是一面鮮艷的旗幟。彭云同志用短短51年的人生,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生命追求和價值真諦。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都要像彭云同志那樣,提升思想境界,牢記使命責任,為黨的事業(yè)、為群眾福祉而奮斗。對山西來講,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就是要辦好“兩件大事”,加快轉型跨越,實現(xiàn)富民強省。要通過對以彭云同志為代表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學習宣傳,讓每個黨組織、每個黨員都能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作出積極的貢獻。作為80后的我們更應該學習彭云同志,他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標準、境界、情懷和責任,成為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和帶頭人。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人。
通訊員:陳美生